题目中心
1.患者男,15岁,一年前出现左侧上唇反复肿胀,6个月前出现右侧复发性周围性面瘫。左侧上唇病理检查以非干酪化类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特征。 2.患者男,30岁,因右侧舌缘发红不适20余天就诊。平素体健.否认系统病史、吸烟史及冶游史。查体示A4对应舌缘1.5cm×1.3cm鲜红色区域.压之不褪色,边界清晰,光滑,平伏,Nikolsky sign(-),扪之质软;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全口牙周情况可。 3.患者男,49岁,2周前发现左侧舌缘偏腹侧有1.5cm鲜红色区域,病损区域内有散在的白色斑点,吃热、咸食时有疼痛感觉,触诊病损区,质地尚软,临床考虑为间杂型红斑。由社区医院转入口腔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4.患者女,26岁,1年多前开始出现双颊乳白色斑块,并逐渐增多,部分斑块可刮去,但数日后又重新出现,无任何自觉症状。查体示双颊黏膜大片鳞片样灰白色斑块,伴褶皱及沟纹,扪之质软,可部分擦去,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 5.患者女,66岁,左侧腭部粗糙不适1个月余。否认烟酒嗜好,否认系统病史。查体示B7腭侧牙龈1cm×1cm大小乳白色绒毛状突起物,不能拭去,粗糙,质稍硬,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 6.患者女,34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 7.患者男,40岁,下唇无明确诱因出现反复糜烂、出血1年余,夏季最为严重,查体示下唇唇红、中部2cm×1cm左右的椭圆形糜烂面,中央微凹陷,表面有褐色痂壳覆盖,糜烂面边缘内侧见放射状排列白纹,基底尚软,唇红皮肤界限模糊;皮肤(一)。 8.患者男,50岁,近来感觉口腔黏膜粗糙,涩感,偶然发现舌右侧黏膜有1cm大小白色斑块状改变,白斑表面有小颗粒,稍微隆起高出黏膜面。检查见局部为非均质性白色斑块,触诊白色斑块基底稍微发硬,黏膜尚无破溃。 9.患者女,60岁,因"口腔牙龈反复起疱、溃烂5个月,右眼发炎3个月余"就诊。临床查体发现:牙龈广泛充血,伴有水疱、溃疡;尼氏征阴性;右眼结膜充血,眼裂缩小。 10.患者男,43岁,口腔溃疡数十余年,此起彼伏,个数渐多,发作间隔减短,发作时疼痛明显。口腔检查:两颊各可见一处溃疡面,大小约0.2mm×0.3mm,符合"黄、红、凹、痛"特征,口服药物后溃疡复发有好转,拟进一步治疗。 11.患者男,57岁,右侧舌缘中部黏膜溃疡3周。口腔检查:双下颌5、6残根,边缘锐利,右侧舌缘中部见0.6cm×0.8cm大小的溃疡,形态不规则,表面渗出较少,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触诊稍硬。曾在外院治疗疼痛减轻,但溃疡未愈。 12.患者女,24岁,口腔多处溃疡十余年,复发一周,疼痛影响进食。口腔检查:双颊、舌及口底黏膜可见粟米样溃疡十余个,散在分布,周围黏膜充血明显,患者以往多次类似发作史。 13.患者女,46岁,发现舌部溃疡2个月。口腔检查可见舌背中央部有一直径约1cm大小的溃疡,形状不规则,表面假膜较厚,触痛明显,基底稍硬。患者无复发性溃疡病史。 14.患者男,66岁,右侧面部出现成簇水疱,未破溃。口腔内右侧舌腹、颊黏膜有大面积溃疡3天,疼痛明显。左侧皮肤、黏膜未见异常。 15.患者男,26岁,近期体重急剧降低,消瘦,口腔检查见颊部、舌部、口底、腭部等多处口腔黏膜充血,片状白色假膜覆盖,用力可拭去,余留出血创面。 16.患者男,26岁,因右下牙自发痛3天来求治,半年前右下牙开始出现冷、热刺激痛,以后经常隐隐不适。检查发现右下4远中面深龋,探之穿髓,探痛(++),叩痛(±),远中牙龈乳头增生长入龋洞内。 17.女,37岁,因口腔黏膜起疱、并反复复发一年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疱损可破溃形成溃疡。临床检查可见:下唇内侧黏膜有直径5mm水疱,探针无法探入疱损周围黏膜下,涂片未见Tzanck细胞。患者不曾用过任何抗免疫治疗。 18.患儿女,26岁,以高烧3天、口腔溃疡2天,啼哭、流涎、拒食来诊。体检发现患儿全口牙龈红肿,上腭及舌背黏膜可见汇集成簇的针头大小透明水疮,部分已破溃为浅表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广泛。 19.患者女,20岁,因双侧后牙咀嚼无力而就诊。检查:双侧上第一磨牙松动Ⅱ度,下切牙松动Ⅰ度,口腔卫生尚好。初步印象为青少年牙周炎。 20.患者女,40岁,10余年来左侧后牙反复发生疼痛。冷热刺激痛,夜间自发痛,在当地医院曾两次诊断为左侧支三叉神经痛。住院、服药,因患者不同意而没作手术。患者面容痛苦,口腔卫生极差。现在仍服用"卡马西平"。检查口腔见左侧上下后牙多个牙有邻面深龋洞,均未治疗,要求医师诊治。
×
微信扫一扫
快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