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心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但不包括 2.引起病原体变异因素不包括 3.非特异免疫不包括 4.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6.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是 7.用于传染病早期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 8.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而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 9.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 10.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11.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 12.患者男,43岁,广东人,1992年8月28日入院。入院前10天开始持续发热,明显腹胀,轻微腹痛,大便每3~5日一次,3天前开始排鲜红色糊状大便。入院查体:体温39.2℃,脉搏72次/分,轻度贫血貌,无欲状,听力下降,肝右肋下1.5cm可触及,质软,脾肋下侧位3.5cm,右下腹部压痛。白细胞数3.3×10/L,HGB89g/L,大便潜血(+++)。该例最可能的…… 13.患者男,林业工人,一月份起病,发热两天就诊,查体结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胸壁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下列哪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14.患者女,38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周于2005年3月入院。体查: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胸前有一蜘蛛痣,肝掌征(+),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272μ/L,AST148μ/L,ALB34g/L,GLB39g/L,TB17μmol/L。1988年曾因易感冒注射丙种球蛋白。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15.患者,赵某,女,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烦躁不安1天,于2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3℃,脉搏123次/分,烦躁,颈抵抗,腹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布氏征(-)。外周血象:WBC17×10/L,N0.89,脑脊液:压力312mmHO,细胞数2.4×10/L,N0.95,蛋白质1.65g/L,糖1.5mmol/L,氯化物89mmol/L。本例…… 16.患者女,28岁,广东人,6月23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5天、皮疹1天入院。体检:体温39.2℃,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3.8×10/L,血小板为8.0×10/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17.患者男,20岁,外地来京学生。高热3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体检T40℃,R30次/分,颈抵抗,Kernigs征阳性,巴彬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象WBC20×10/L,N92%。尿蛋白(+)。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18.患者男,15岁,学生,近6天来发热、疲乏、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5天,尿黄、身目黄染2天。体格检查:体温36.8℃,巩膜轻度黄染,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肝于肋下1.5cm可触及,质软,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5.7×10/L,N0.74,LD.21,ALT1500u/L,AST1300u/L,TB70μmol/L,DB35μmol/L,尿…… 19.关于艾滋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20.疟疾的周期性发作,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
微信扫一扫
快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