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心
1.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2.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只要实际资质等级达到法律规定,即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 3.甲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资质为二级,近期内将完成一级的资质评定工作,为了能够承揽正在进行招标的建筑面积20万㎡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甲向有合作关系的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借用资质证书完成了该建设工程的投标,甲企业在工程中标后取得一级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则甲企业对该工程的中标是有效的。( ) 4.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通常称为法律部门。( ) 5.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当分包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由分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 7.《建筑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 8.施工员应具备必要的表达、计算、计算机应用能力。( ) 9.劳务分包企业依法只能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 10.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可以承揽单项建安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28层及以下、单跨跨度36m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 ) 1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缴费参加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1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时,可以收取费用。( ) 1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未经主管单位允许停止作业后,生产经营单位有权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 ) 14.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 1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先把紧急情况完全排除经主管单位允许后撤离作业场所。( ) 16.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由施工单位组织的检查、考核工作。( ) 17.在我国的建设法规的五个层次中,法律效力的层级是上位法高于下位法,具体表现为: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建设规章。( ) 18.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应经国务院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1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可以直接进行处理。( ) 20.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地级市均有立法权。( )
×
微信扫一扫
快速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