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疾病控制重点

发布于 2018-09-05 09:14  编辑:simi
0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题


如何保证在这种疾病控制重点上不丢分?今天考无忧小编把常考这些有关知识点整理到一起,方便大家记忆。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疾病控制重点

1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是疾病控制重点和常见考点,现考无忧小编整理总结如下:

 

国内外群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证明:降低人群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心须有计划地在人群中重点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防治。

 

1.限制盐摄入量 盐摄入量较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临床试验表明,限制高血压病人的盐摄入量,可明显降低一部分人的血压。据WHO资料,人群中每日食盐平均减少5g,则舒张压平均下降0.532kPa4mmHg),在限盐的同时增加膳食钾的量,降低钠/钾比值,使<23,食盐每日以35g为宜,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劝阻吸烟和限制饮酒 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好不抽烟、不饮酒、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硬化症在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严重广泛,且病变的程度与吸烟量有密切关系。有酗酒习惯的人要戒酒,或减少饮酒量,每天饮酒量不宜超过一两白酒,以防血清脂蛋白增多。

 

3.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性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对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减轻体重均有极大好处。

 

4.膳食预防 合理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推荐,宜采用预防性食谱,预防性食谱的基本原则为:

1)避免体重过重,如有超重,应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

2)使碳水化合物和“天然形成”的糖类的摄入,占总能量摄入量的48%.

3)控制精制糖或经过加工的糖类的摄入,使仅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

4)控制总脂肪摄入量,使占总能量的30%.

5)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使占总能量的10%,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平衡,各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

6)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至每天300mg.

7)控制盐的摄入至每天5g,以减少钠的摄入。

 

上述内容可基本归纳为“忌烟酒,少食盐,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具体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以素食为主,宜多食豆类及其制品,不仅蛋白质含量多且质量高。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多,还含有卵磷脂,有利于胆固醇的运转。

2)少量多餐,以易于消化和清淡的食物为主,且以早、中餐为主,避免晚餐过饱。

3)适量饮用茶水,可以利尿,且其中茶碱鞣酸可以吸附脂肪及具收敛作用,减少脂肪的收。

4)以豆类或含硫氨基酸高的蛋白质为主,使其占总热量约15%左右,以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机会。

5)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良好来源,还有利于降低体重。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儿童期就注意合理膳食。

 

 

 

2

病爆发与流行的调查方法与控制是疾病控制重点和常见考点,现考无忧小编为您整理总结如下:

 

1.确定问题,核实诊断 确定流行或爆发是否存在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为此目的,早期发现致病源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是为了识别爆发或流行的疾病,而且还可能明确传播机制和控制手段。为了诊断病例,首先要有疾病的工作定义(working definition),以便识别和报告病例。当对传播的来源、方式或病原体了解更多以后,有时有必要修改病例的诊断标准。

 

2.评价现有的资料,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 应尽可能地早确定爆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不同人群、时间和地点的发病资料、临床特点及环境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爆发的范围。

2)如果可能,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学诊断。

3)识别所有的处于危险的人。

4)识别主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的年龄、性别、种族情况,发生的日期,以及有关的血液学指标。

5)获得水、食物、空气等可能与病原传播来源有关的环境中样本的基础资料。

6)获取有暴露危险的人的名单、食堂苹果、家庭或旅馆的位置等资料。

7)组织调查队伍,包括流行病学家、临床医师、实验室工作者和其他卫生人员。

8)与当地行政部门联系以取得支持。

 

3.可能的传播方式 当暴露于一个共同来源(如空气、水、牛奶、某种食品、受感染的人、动物、寄生虫等)的某些人比其他罹患率高得多时,或能找到有关的致病源时,则传播方式可能查明。

 

4.注意特殊情况 爆发的调查主要是寻找与该病最高发病率有关的暴露。与此同时,调查者应特别注意,为什么某些人有暴露却未发病,而某些人无暴露却发病了。这些情况常可提供关于爆发来源及传播方式的线索。例如,1994年夏季在北戴河开会的天津某学术团体发生了食物中毒。一名临时到会的干部吃了某晚餐后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而该团体中吃了某晚餐但未吃扒海参这道菜者均未发病。这些证据强烈地提示该晚餐的扒海参是疾病的来源。

 

5.形成假设并检验假设 流行病学工作者将可利用的资料集合起来后,对爆发的来源和传播方式提出假设,就像临床医生检查病人后做出临床诊断一样。然后,对假设是否正确进行检验,包括进一步分析,实验室检查,或者针对可疑来源或可疑传播方式的某种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应当能证明:①所有病例、实验室资料和流行病学证据与初步假设是一致的。②没有其他假设与该资料相符。③暴露程度越大(或假设的致病原的剂量越高)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6.爆发调查中应边调查、边分析、边采取控制爆发与流行的综合措施,以免延误时机。

 

7.总结报告 包括爆发的经过,调查过程与主要表现,采取的措施与效果,经验教训与结论等。尽量用数字、表格、统计图来说明。报告既可供行政当局决策时参考,还可能有医疗和法律上的用途。

 

 

 

 

3

传染病控制措施

 

一、开展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人群集中的场所、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查,减少传染病爆发流行。

 

二、严格按传染病的管理,及时上报各旬疫情,并做好台帐的处理工作,做好疫区的消毒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在当地疾控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开展有计划的疫苗接种。

 

四、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措施如下:

 

1、传染病的管理

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粪—口途径,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等而传染。医院应组织好饮用水的消毒工作,设立肠道门诊,对患者实行“逢泻必检”,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患传染病的患者做到“三早一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污染的水源和物品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特别注意食品卫生的宣传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预测有疫情流行时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做好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

 

五、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源采取相应的处理隔离措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在流行期间,减少或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病人排出的分泌物应及时消毒,室内注意通风,室内空气消毒可用密闭熏蒸法开展有效的灭蝇、灭蚊活动。

 

3、保护易感人群

预测有疫情流行时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对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

 

 

 

 

 

4

疾病的散发

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范围,不适于小范围的人群,如一个托儿所、工厂和学校等。不同病种、不同时期散发水平不同。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当地前3年该病的发病率,如当年发病率未显著超过既往一般发病率,则称为散发。

 

形成散发的原因:

①某病在当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

 

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③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④潜伏勃长的传染病。

 

有时也将发病人数不多,病例间无明显传播关系情况也称散发。但是在小范围的人群中出现上述情况则称为散发病例或单个病例。

 

 

 

 

 

5

鼠疫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鼠疫的诊断标准有哪些,考无忧小编为您搜集整理了鼠疫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的信息,供您参考。

 

1.常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常达2030×109/L以上。初为淋巴细胞增高,以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

2)尿:尿量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3)大便:肠炎型者呈血性或粘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细菌学检查

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1)涂片检查用上述材料作涂片或印片,革兰氏染色,可找到G-两端浓染的短杆菌。约5080%阳性。

2)细菌培养检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医'学教育网|整理血培养在腺鼠疫早期阳性率为70%,晚期可达90%左右。败血症时可达100%阳性。

3)动物接种将标本制成生理盐水乳剂,注射于豚鼠或小白鼠皮下或腹腔内,动物于2472小时死亡,取其内脏作细菌检查。

 

4)噬菌体裂解试验用鼠疫噬菌体加入已检出的可疑细菌中,可看到裂体及溶菌现象。

 

3.血清学检查

1)间接血凝用F1抗原检测患者或动物血清中F1抗体。F1抗体持续14年,故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回顾性诊断。

2)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检测可疑标本。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3)其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测定F1抗体,灵敏性高,适合天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希望上述疾病控制重点——鼠疫的诊断标准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考无忧小编在此祝愿参加疾病控制考试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6

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①推行健康教育制度;

②加强血源管理,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等。

③搞好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搞好粪便管理、食具消毒等。

 

控制传染源:

包括对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隔离、治疗和管理,以及观察接触者和管理献血员。病人从起病后可隔离3周,以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

①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苗;

②乙型肝炎:应用基因工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可每次1020μg016个月注射;新生儿在首次接种(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健康母亲的新生儿和儿童用10μgml20μgml用于阻断乙型肝炎的病毒围生期母婴的传播。

 

2)被动免疫:

①在暴露于病毒之前或在潜伏期的最初两周内,肌肉注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可防止甲型肝炎早期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免疫,但对戊型肝炎无效。

②对各种原因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包括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使用剂量为新生儿100IU,成人500IU,一次肌肉注射,免疫力可维持3周。

 

愿以上内容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考无忧小编说: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地完善,医疗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基层卫生的一名工作者,大家时刻有种紧迫感,生怕不学习、不转型自己就掉队了,为了弥补心中的焦虑感,参加各种网校、考取各种证件到成为了保持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你复习了以上的疾病控制重点了吗?你点击了下方考无忧网校链接了吗?







考无忧小编推荐:

更多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相关资讯,请点击>>>卫生高级职称考试

专家推荐在线做题(含历年真题),点击在线刷题>>>疾病控制试题

考试想拿高分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点击题库下载>>>疾病控制题库


本文网址:http://www.k51.com.cn/info/yxgjzcks/1809/0546582.html
选择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