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4228件
2018年2月1日,记者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布会中获悉,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加强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告及联合惩戒制度,2017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共计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4228件,同比增长近2倍;推送多部门联合惩戒6.42万户次,同比增长153%。
税收违法“黑名单”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对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普通发票等8类税收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布。不但这些案件的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处理处罚情况会被公布,而且违法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中介机构责任人也会被列入“黑名单”一并曝光。
2014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以下简称《公布办法》),同年12月,与国家发改委等21个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这两个文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布及联合惩戒制度基本确立。
2017年1月,税务总局与34个部门共同签署《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2016版)》,将参与联合惩戒的部门由21个增加到34个,联合惩戒措施由18项增加到28项。2017年6月,税务总局与发改委签订《信用联动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完善了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一些省市税务机关开始运用“联合惩戒智能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比对“黑名单”信息与金税三期、纳服信用评级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同时具备信息交互功能,可对海关、工商、法院等外部信息传输反馈,实现内、外部联合惩戒信息平台全贯通。
2017年,税务总局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监管,加强联合惩戒。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备忘录规定将全部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当事人列入纳税信用D级范围,依法采取更严格的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核和税收检查等措施,同时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联合惩戒的部门。
纳税信用等级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所评定的级别。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A级信用最高,D级信用最差。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7年底,共有1551人次欠税人被公安部门阻止出境,4万余户“黑名单”当事人在融资授信、政府采购、土地供应、发行债券等方面受到相关部门的限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威慑力得到充分显现。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资讯,仅供参考。)
更多初级会计师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和历年真题在这里>>>初级会计师考试
想考试拿高分? 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专家推荐在线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