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经验>正文

你要记住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的教育名词

发布于 2017-11-02 11:08  编辑:木子
0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的教育名词


1.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2.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


3.学习

广义的学习包含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


4.规则

以句子或其他符号组合表达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原理、法则、公式和定理等。


5.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自己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发明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接受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6.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7.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8.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9.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0.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2.中年危机

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13.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14.图式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15.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16.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7.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8.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9.中年危机

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20.体谅模式

道德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菲尔首创的,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一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21.全方位德育观

全方位德育观是指思想品德内在构成的复杂性、形成机制的复合型、内外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以及教育的诸多组成部分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实施现代德育还需要树立全方位的德育观。它要求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德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相对意义,考虑教育环境下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统一,考虑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影响因素内部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力量整合。


22.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3.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blob.png

26.榜样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27.德育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主要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28.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2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


30.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31.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2.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3.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学习。


3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


35.评价

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的价值判断。


36.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要的联系或关系。


37.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订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38.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9.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0.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


41.谈话法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4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43.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4.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45.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46.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7.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48.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理论由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最早提出,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集合,促使学生认识的整体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


49.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50.教科书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又称课本、教材。


推荐阅读:

2017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在哪里打印

2017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延伸阅读:

更多教师从业资格证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和历年真题在这里>>>教师资格证考试

想考试拿高分? 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专家推荐在线考题

本文网址:http://www.k51.com.cn/info/jszgzks/1711/0216005.html
选择分享到: